全球水循環首次失衡,威脅全球一半糧食生產,據一份研究指出,人類首次經歷全球水循環的失衡,這表現為水災害的日益嚴重,并將威脅到經濟、糧食生產和社會生活。水循環是指水在地球周圍移動的復雜系統。水從地面蒸發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植被,上升到大氣中形成水蒸氣,能夠長距離移動,然后,冷卻、凝結,最終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回地面。
由國際領導人和專家組成的全球水資源經濟委員會周三發布的報告稱,數十年的破壞性土地使用與水資源管理不善,加上氣候危機,給全球水循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全球水循環首次失衡
報告對藍水和綠水作了區分,藍水和綠水對地球的降雨量的貢獻各占一半。藍水指海洋、湖泊、河流蒸發所形成的水蒸氣;綠水指地面植被蒸發所形成的水蒸氣。可見占地球表面積極小部分的植被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使命。而人類對水循環的人為破壞性行為,主要是對地球表面植被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
報告中還指出,人們長期以來忽略了土壤和植物中存儲的綠水,其區別于湖泊、河流和含水層中的藍水。人類破壞濕地、砍伐森林不僅加速了全球變暖,也破壞了綠水的穩定。反過來,氣溫升高又在使土壤進一步干涸,并增加火災的風險。水循環是地球上最為關鍵的自然活動之一,對于分配水資源、重塑地表結構都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一旦失衡,其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不僅巨大,而且十分深遠。
研究警告,人類活動正在改變土地和上方空氣的結構,導致氣候變暖,極端潮濕和干燥現象加劇,并使風和降雨模式失去平衡,必須重新查看水資源管理與停止溫室氣體排放。呼吁全球各政府勠力同心,水循環是人類的共同利益。因為水資源不僅指跨越國界的河流和湖泊,還有大氣中不斷流動的水汽,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決策可能會影響到另一個國家的降水。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也指出,水危機是一場悲劇,人們需重新評估水在經濟中的重要性,正確為水資源定價,以確保人們認識到水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