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景區發布安全警示,云南哀牢山本地人發聲,哀牢山不僅是如今爆紅,早在300多年前,它已經是初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筆下的難忘之地。徐霞客曾在重重疊疊的山中走了一天,才最終出了山。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室主任周清表示,哀牢山之險,主要還是跟大地構造運動有關。由于地勢陡峭,環境原始,人類活動相對較少,所以哀牢山給人感覺很神秘。但在我們地質工作者看來,與其他的大山大川一樣,并無特殊之處,當地的老百姓也都是正常的生活。
徐霞客曾在哀牢山迷路
據文章描述,當時他順著溪流走上山,想尋找當地人所說的小落水坑,但哀牢山太過寬闊,他不辭辛苦來到山頂后,被山頂的景象所驚訝。在返程時,二里出峽門,已暮,從昏黑中峻下二里,西南渡一溪橋,又西北從岐逾坡,昏黑中竟失路迷路。天黑在山中迷路是非常危險的,幸好徐霞客是經驗豐富的旅行者,最終他躑躅二里,得一寨于坡間,是為小寨。叩居人,停行李于其側,與牛圈鄰,出橐袋子中少米為粥以餐而臥。第二天又在重重疊疊的山中走了一天,才最終走出了山,回到住處,整個行程長達三天,而這還只是在哀牢山邊緣的幾重山。
一些網友對徐霞客的經歷表示驚嘆,佩服他的勇氣和探索精神,認為他的游記為后人了解哀牢山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也有網友對哀牢山的神秘和險峻感到好奇,哀牢山的復雜地形、原始環境以及可能存在的磁場異常等因素,都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吸引著人們去探索。
還有網友關注到旅游安全問題,提到如果要前往哀牢山這樣的地方探險或旅游,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了解地形、氣候,攜帶必要的裝備,以及最好有當地向導陪同。哀牢山處于中國第一地理階梯和第二階梯的交界處,地勢復雜,尤其受造山運動的影響,地形切割極深,不利于穿行。原始森林茂密,空氣流通性差,局部可能出現二氧化碳濃度密集區。不過,對于哀牢山是否存在磁場異常導致指南針或羅盤失靈等問題,目前還難以定論。
總的來說,徐霞客在哀牢山的迷路經歷,既展現了他作為古代杰出旅行家的探索精神和面對困境的冷靜應對,也從側面反映出哀牢山的復雜地形和神秘特質。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