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冰蓋驚現巨型病毒,格陵蘭島是哪國的?格陵蘭島是丹麥的屬地,位于北美洲東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冰蓋是世界第二大冰蓋。由于全球氣候的變暖,格陵蘭冰蓋正處于融化過程中。格陵蘭冰蓋的規模僅次于南極洲,但卻更加脆弱。比起南極洲冰蓋,它距離寒冷的極地要遠得多,幾乎與蘇格蘭東北部設德蘭群島處于同一緯度。
據最新一期微生物組雜志報道,丹麥奧胡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冰蓋上發現一種巨型病毒。它生活在以微藻為主的冰雪表面。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巨型病毒以雪藻為食,可以間接減緩冰的融化。
格陵蘭冰蓋驚現巨型病毒
最近科學家宣布,如果全球變暖的趨勢不能得到扭轉和控制的話,格陵蘭島的冰川將大面積地融化,那時將導致海平面的大幅度上升,其后果將是災難性的。格陵蘭的冰川與北極的冰川有很大不同,北極的冰川融化后還可以自我再生,而格陵蘭的冰川如果融化了,就意味著永遠的消失,這樣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專家解釋說,此次是人們第一次發現巨型病毒生活在以微藻為主的表面冰雪上。每年春天,北極經過數月的黑暗后,太陽升起,萬物復蘇。但動物并不是唯一被春日陽光喚醒的生命。冰面上休眠的藻類也在春天開始繁殖,使大片冰面變黑。冰變黑后,反射太陽光的能力就會減弱,從而加速冰的融化。冰的融化會加劇全球變暖。新發現的巨型病毒以雪藻為食,或可作為一種藻類的天然控制機制。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陸續在陸地土壤甚至人類體內也發現了巨型病毒的存在,這進一步證明了其廣泛分布和生態重要性。在格陵蘭冰蓋上的這一新發現,為我們理解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視角。每年春天,冰面上的休眠藻類開始大量繁殖,使大片冰面逐漸變黑。這種顏色變化降低了冰面對太陽光的反射能力,從而加速了冰的融化過程。
而新發現的巨型病毒,以雪藻為食,可能成為一種天然的藻類控制機制,對減緩冰的融化速度、降低全球變暖的影響具有潛在價值。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