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歷次太空授課精彩瞬間,天宮課堂回顧精彩瞬間,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在神舟十號任務期間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演示了質量測試,單擺運動,陀螺運動,制作水膜與水球等實驗。時隔8年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也是在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相比第一次太空課堂,這次天宮課堂的講臺更大了,是在中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內,未來還將擁有問天夢天兩個實驗艙,課程表的內容也更豐富了,增添了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浮力消失實驗,泡騰片實驗等新環節。
重溫歷次太空授課精彩瞬間
天宮課堂是探索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科學普及,培養科學精神的有力抓手。把天和地兩個完全不同的物質空間,通過一個充滿智慧和科技含量的天宮課堂緊密聯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極富想象空間的事。天宮課堂帶有科普屬性,可達到很好的社會效應和公眾效果,傳播力超強,帶動力超強,感染力超強,是人類為保護地球這個共同的家園所進行的一項有效活動。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造成的,太空中因為沒有地球引力,所以就無法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在天宮課堂60分鐘的授課時間里,航天員完成了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和天地互動交流8個授課項目,每一項實驗背后都蘊含了不同的物理知識。
在太空中,水是不會自己流出來的。王亞平說,詩人李白在太空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當航天員擠出一個小水滴,水滴便在空中懸浮。航天員還演示了普通水如何做出水膜。由于太空水的表面張力起到作用,水膜來回晃動也不會輕易破裂。往水膜上加水,水膜逐漸變厚變成了水球。航天員還用注射器將紅色液體注入水球,發現液體慢慢散開,透明水球變成紅色水球。天宮課堂實驗背后的知識點。
當航天員伸展身體的時候,因為質量分布得離旋轉軸比較遠,轉動慣性比較大,所以角速度就減慢,通俗地說就是轉得慢了。而當把四肢收回時,轉動慣性小,角速度就會增加,直觀感受就是轉動速度變快了。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