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長崎百萬條養殖魚死亡,日媒:日本水產行業“哀鴻遍野”,據報道,在日本長崎縣橘灣海域,一場可怕的災難肆虐,導致110萬條河豚、大竹莢魚、真鯛等養殖魚類慘遭毒手,損失高達13億日元。長崎縣政府在近日宣布了造成這一慘劇的罪魁禍首赤潮的發生。據悉,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生物,藻類和微生物急劇繁殖導致海水顏色發生異常變化的一種生態異,F象,是嚴重危害海洋生態平衡的環境災害之一。

據了解,從7月末至8月上旬,長崎縣橘灣海域遭遇了一股惡性的赤潮,大量有害的浮游生物滋生并快速擴散,致使海中生態系統遭受巨大沖擊,眾多養殖魚類無力抵御,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值得一提的是,長崎縣是日本河豚產量最高的地區,每年的河豚類水產品生產量位居全國之首。因此,這次赤潮災害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堪稱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災難。
日本長崎百萬條養殖魚死亡
最近,韓國和日本發生了許多引人關注的事件。日本政府計劃排放福島核污水,這導致周邊國家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韓國作為首當其沖的受害國家,海域內的魚類不明原因死亡,引發了韓國民眾的憤怒抗議。然而,韓國政府公開表態支持日本的做法,這進一步激起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對韓日關系產生了質疑。實際上,日本計劃排放的核廢水總量高達150萬噸,其中含有致癌物質氚元素,將給周邊國家甚至全球海洋環境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害。日本的行為忽視了國際法和各國民意,對人類共同價值觀構成了挑戰。
此外,日本長崎縣政府表示,在7月末至8月上旬期間,橘灣共有110萬條養殖魚類,如河豚、大竹莢魚和真綢魚等,因赤潮而死亡,預計損失超過13億日元。長崎縣政府稱,7月31日至8月10日期間,橘灣海域發生了大規模的有害浮游生物滋生引起的赤潮,導致大量魚類死亡。長崎縣是日本河豚類水產品的最大產地,此次赤潮造成了重大損失,形勢非常嚴重。據日本水產廳表示,過去30年來,日本共發生了11次造成損失超過10億日元的赤潮災害,包括此次赤潮在內。因此,日本長崎縣知事和長崎市市長于6日拜訪了日本農林水產省和總務省,要求政府對漁業人員進行損失補償,并盡快研發新技術以防止赤潮災害。
據日本水產廳的數據,過去30年內,日本共發生了11次造成損失超過10億日元的赤潮災害。然而,本次赤潮被稱為“史上最糟糕情況”,災情之嚴重可見一斑。為了解決此次災害造成的農民損失,長崎縣知事和長崎市市長趕赴日本農林水產省及總務省,敦促政府提供漁業人員的損失補償,并盡快研發新技術以防止赤潮災害的再次發生。
長崎百萬條養殖魚死亡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社會,也引發了人們對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養殖的深思。希望政府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避免類似的災難再次發生。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