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43人家長會只來了7位爸爸,今冬或現三重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和厄爾尼諾事件一般每兩到七年發生一次,中間有中性年。厄爾尼諾事件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氣候事件,拉尼娜事件則與之相反,指該區域海溫連續一段時間低于正常年份溫度。如果厄爾尼諾事件很強,就可能導致后續拉尼娜事件持續兩年甚至三年。
北半球出現連續兩個拉尼娜冬季很常見,但連續三個比較少見。但不同的是,今冬可能出現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并不是發生在強厄爾尼諾事件之后。每個拉尼娜事件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這取決于事件的強度,發展的時間以及與其他氣候模式的相互作用。
全班43人家長會只來了7位爸爸
最近,家長趙女士在聊天時,聊到此前的一段經歷,去給孩子開家長會,推門一看,簡直就是已婚婦女的姐妹聚會,一眼望去,來的全是媽,大概只有幾位男士。
陶女士回憶,孩子今年五年級了,孩子爸爸就參加過一次家長會,其余時候,都是陶女士去的。那么,爸爸們去哪兒了?就陶女士家情況而言,家長會的時間大多是定在周五下午,正好是孩子爸爸的每周辦公復盤例會,作為公司重要負責人,他是不能缺席的。
趙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三年級,此前幾年,學校每到期末都會準時召開家長會,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基本上都沒有斷過。趙女士家的情況也比較特殊,因為孩子爸爸基本都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才回來,想讓他參加也參加不了,其實我是挺想孩子爸爸多去開一次家長會,畢竟孩子的成長肯定也缺少不了父親的陪伴。
成都理工大學附屬小學的李玎玲老師向記者介紹,家長會主要由媽媽參加的情況,確實比較明顯和普遍,李老師印象最深的一次,43人的班級,結果來了36位媽媽,只有7位爸爸,包括其他時候的家長會,反正爸爸參會的數量,一只手都能夠數得出來。
還有個事兒令李老師印象深刻。一位爸爸來參加家長會,在教室里坐了十幾分鐘,始終沒聽到念孩子的名字,這才發現孩子是隔壁班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也曾做過一項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親在唱獨角戲,三成家庭能做到父母共同負責子女教育,而父親擔起主要教育職責的家庭僅占一成。
李老師覺得,雖然十分理解個別爸爸們日常比較忙,但是,也希望爸爸們明白,父愛與母愛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是旗鼓相當,只有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