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什么是碳排放權交易?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儀式正式舉行。作為首批試點企業,2225家電力行業,純發電和熱電聯產企業獲準參與交易。
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成商品一樣在交易所買賣。交易前,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免費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企業根據自身減排進度,在市場內有買有賣,產生良性流動性,而全國總排放量仍被控制在指標范圍之內。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
根據生態環境部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我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這將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一步。
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有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發電行業直接燒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全國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40億噸,把發電行業作為首批啟動行業,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二是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排放數據的準確、有效獲取,是開展碳市場交易的前提。
業內專家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的意義在于,這是達到“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國利用市場機制倒逼高排放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減少碳排的開始。數家參與交易的電力企業發現,各方已通過設立專門的碳管理子公司或者新能源事業部等措施,真正將碳排放、能源轉型、碳交易等事宜安排在發展戰略日程上。
關于碳交易,控排企業們交易的標的是國家免費發放的配額和CCER。各方的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掛牌交易或協議轉讓和交易所其他交易方式,交易所借碳業務、遠期交易、交易所現貨遠期交易。
交易前,企業需要設立專項資金,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或碳資產經營公司,進行企業專業碳管理人員的低碳戰略培訓,盤查碳排放源,收集排放數據,核算排放量,編制排放報告,制定減排管理辦法,爭取配額,制定交易策略等。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