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農主要內容,范愛農主題思想,范愛農,名斯然,魯迅同鄉,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認識.后因交不起學費,輟學回國.范愛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通過追敘自己在日本留學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迫害的遭遇,表現了作者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全文語言樸素,感情真摯。
范愛農全文記事寫人樸實平易,感情跌宕起伏,在回憶亡友短暫人生的同時,充分表達出了對封建復辟勢力切齒痛恨之情。運用簡練樸實的對話,突出人物性格,是此文表達上的又一特點。如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么屁電報呢,表明他憤慨之余又不知所措的書生意氣。
可見出他對革命前途的擔心,希望魯迅趕快脫離險境的心情。也許明天就收到一個電報,拆開來一看,是魯迅來叫我的,表明他在逆境中卻對朋友充滿信賴,對生活尚有熱切期望,用語樸實而人物個性盡現其中。
范愛農主題思想
此文通過描述范愛農的悲劇遭遇,既揭露了封建社會對正直愛國的知識分子的摧殘,又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對辛亥革命前后的社會病態,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文章以懷念友人的情感線索和范愛農的性格發展交織成文。我同范愛農在東京初識便產生了誤會,覺得他很可惡,甚至以為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范愛農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鄉重逢時,笑談各自經歷,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知道他回鄉后,遭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自容,以至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
文章以懷念友人的情感線索和范愛農的性格發展交織成文。我同范愛農在東京初識便產生了誤會,覺得他很可惡,甚至以為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范愛農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鄉重逢時,笑談各自經歷,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知道他回鄉后,遭輕蔑,排斥,迫害,幾乎無地自容,以至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小學生糊口。待到辛亥革命發生,我們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滿眼是白旗。然面貌雖如此,內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紳所組織的軍政府,這就寫出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已被封建反動勢力篡奪的事實。但他們到底有了共同任教的機會,愛農做監學,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正寫出了他對工作的熱情,因革命勝利而喜悅。
范愛農,名斯然,魯迅同鄉,在日本留學時與魯迅認識.后因交不起學費,輟學回國.回故鄉紹興后,受舊一代人們的輕蔑,排斥與迫害,幾乎無地自容.民國初年,魯迅做紹興的浙江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校長時,請他當學鑒.魯迅辭職后,他被后來的校長辭退,失業后陷于窮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戲,坐船回來,在大風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浮水的能手,所以魯迅一直懷疑他是投水自殺的.范愛農的一生正代表著那時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際遇和境況.所以魯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詩悼念他.
文章來自:梧州信息港,載請注明出處!